今天给各位分享陇西县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陇西县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陇西县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陇西县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陇西县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导读目录: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陇南市地震局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在防震减灾周期间,集中开展了“八个一”系列宣传活动。 召开一次中心组专题学习会。5月9日,市地震局组织召开了一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对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家、省、市减灾委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活动的通知及最新修订的《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引导教育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为有效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周工作夯实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活动。5月12日,2022年陇南市地震局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在陇南地震科普馆举行。活动中,市民分批次参观了陇南地震科普馆墙面展板、沙盘模型、实物展示,动手操作了房屋搭建模型,体验了虚拟地震场景,参加了趣味互动活动,进行了地震知识闯关竞赛。参观结束后,陇南市地震局干部职工向市民发放防震减灾宣传袋、宣传单、口罩、纸杯等各类宣传物资1000余套。活动期间市地震局抖音和微信公众号点击量分别达到2.6万和2万余人。通过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地震风险的理念,增强了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提高了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的关注度和地震应急避险能力。 举办一场防震减灾专题讲座。5月13日,陇南局选派优秀干部职工作为主讲人,深入武都区西关小学为100多名师生举办了一场防震减灾知识专题讲座。讲座上主讲人利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大量鲜活的图片和实例,系统讲解地震基本知识、科学避震方法、地震逃生方法和自救互救常识,为师生们形象直观地上了一堂地震知识科普课,使全体师生深刻认识到,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虽然不能人为制止和改变,但可以通过了解、认识和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科学进行自救,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所带来的灾害,保护自身安全。通过此次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在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主动防震意识,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提升自救互救和应变能力。 编印一本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手册。为迎接本次“5.12”防灾减灾日和更好地帮助社会公众树立防震减灾意识,推动防震减灾宣传深入人心,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市地震局组织编印《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手册》600余册,《手册》从认识地震、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地震避险、地震应急、急救知识、地震谣言的识别平息、地震灾害预防等7个方面进行了编写。在宣传周期间集中向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进行发放,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引导大家学好、用好防震减灾知识,使之成为生活常识、成为生活习惯、成为防范应对地震灾害的行动指南,唤起全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逐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指导一次地震应急逃生演练活动。4月15日,陇南市地震局应邀走进陇南市烟草公司开展地震疏散演练。演练前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为题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全市烟草系统300余人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聆听了讲座。讲座结束后,随即开展避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市烟草公司员工在工作人员统一指挥下,先在空旷地点就近避震,然后紧张有序迅速由安全通道撤离至安全地带,整个演练过程组织严密、井然有序,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演练增强了企业管理者和在职员工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了地震应急紧急疏散和避险的正确方法,提高了地震应急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既是一次生动的防震减灾普及课堂,更是提升人员密集场所防震减灾应急反应能力的一次练兵,有效提升了市烟草系统员工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和防震减灾意识,锻炼了应急避险技能。 组织一次防震减灾科普宣讲进农村活动。5月6日,市地震局深入黄坪镇张坝村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讲活动,本次宣讲紧紧围绕“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的主题,向100多名群众宣传普及我国防震减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地震知识、避震知识、灾害应急避险及自救互救等防灾减灾基本常识,教育群众有效预防和应对灾害,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并发放宣传袋、宣传单、纸杯、口罩等宣传物资200余套。通过此次宣讲活动,向群众普及了地震逃生、民房抗震、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提高了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增强了公众科学应对地震灾害应急的能力,进一步弘扬了防灾减灾文化,营造了群众重视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开放一周陇南地震科普馆。为充分发挥陇南地震科普馆宣传阵地作用,全力做好此次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市地震局积极筹措资金对科普馆进行全面维修维护,加强工作力量争取公益性岗位2名担任专职讲解员。在5月7日至13日的宣传周期间,陇南地震科普馆全天开放,采取整点讲解、对公众开放和邀请单位集体观摩等方式,共接待公众900余人次。通过科普馆的开放,进一步提高了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能力,启迪了公众对敬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思考,弘扬了科学精神,传播了科学思想,倡导了科学方法,普及了科学知识。 推送一周防震减灾公益宣传短信。为进一步营造防震减灾周宣传氛围,在5月7日至13日的宣传周期间,市地震局联合市移动公司向全市10万余移动客户发送防震减灾公益短信10万多条,通过创新宣传载体,不断拓宽了防震减灾宣传覆盖面。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3时2分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山东全省普遍有震感,北京、河北等多地震感明显。 首先,评估环境与自身状态 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于逃离危险也很重要。我遭遇了什么?我受伤了吗?评估自己是否受伤,伤情的轻重等。 如是否出血、是否骨折等。如果发生了出血,特别是喷射状的动脉出血,必须迅速进行止血自救。一般应迅速采取指压止血,或用弹性较好的带子捆压住出血口的上方进行止血。 其次,被掩埋时 正确脱险 科学自救 如果地震时被掩埋在废墟中,自救最重要的是镇静、除险、求救。设法保护自己,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坚定生存信念,等待救援。 当手臂或其他部位能动时,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不能脱险时,应在嘴和胸的部位,逃出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期间要想方设法向外界传递求救信息,要尽可能利用手边的简易工具,间歇性地敲打附近坚硬器物,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唤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水和食物一定要节约使用,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是地球运动的必然结果。在地震之前居民最好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建立家庭地震应急预案。 ①在地震高发区,居民可储备饼干、矿泉水等基本的应急食品。 ②了解居家附近可能的危险源分布情况,一旦发生地震,便于回避。 ③积极参加单位或社区组织的地震应急演练训练,掌握自救互救基本技能。 在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做好家庭防震准备,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 检查和加固住房,对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人员要撤离。笨重的房屋装饰物等应拆掉。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物。 脱离险境后,应撤离到政府组织指定的公园、绿地、场馆等应急避难场所,听从政府的安排,有序领取救灾物资。自身条件具备的单位和个人,应积极协助政府救灾。 来源:健康中国 在活动现场,陇西县地震局工作人员向师生们讲解了什么是地震,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地震造成的灾害及引发的次生灾害。重点介绍了当地震来临时,如何在学校、家里、室内、公共场所、野外等不同地点和环境下进行紧急避险、自救与互救方法,并在现场发放了《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读本》、防震减灾宣传页、地震知识读本等宣传资料。陇西县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陇西县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陇西县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9qk.net/post/2798.html发布于:2025-11-21


